剑穗 第27章 剑穗凝赤血 侠路续烽烟

作者:梦萦几度 分类:修真 更新时间:2025-11-04 07:53:15
最新网址:www.biqumu.com

襄阳城的晨光带着草木的湿润,透过临时议事偏厅的窗棂,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光影。令狐冲坐在案前,左臂的伤口刚由医官换过药,雪白的纱布上渗着淡淡的血色,如同宣纸上晕开的朱砂。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长剑的剑穗——那枚青丝线编织的穗子,在昨日驰援襄阳的激战中,被蒙古兵的弯刀划开一道裂口,此刻正安静地垂在剑鞘旁,像一道尚未愈合的伤疤,默默诉说着昨夜的惨烈。

“盟主,史帮主已率丐帮弟子清理完城外的蒙古军营寨,缴获的粮草和兵器都已入库清点完毕。”一名身着劲装的明教弟子快步躬身禀报,声音打破了厅内的沉寂,也打断了令狐冲的思绪。

令狐冲抬眸,目光扫过厅内众人:吕文焕将军一身戎装,铠甲上的血污尚未擦拭干净,虽面带疲惫,眼底却难掩解围后的振奋;田伯光斜倚着门框,钢刀随意搭在肩头,刀刃上的血渍凝结成暗褐色,脸上带着几分桀骜的笑意;武当派的宋青书站在一侧,正低头仔细整理着各门派弟子的伤亡名册,眉头微蹙。

“伤亡情况如何?”令狐冲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,昨夜处理军务到深夜,喉咙早已干涩得发疼。他最关心的,始终是那些随他出生入死的弟兄。

宋青书闻言上前一步,将手中的名册递上,沉声道:“盟主,此次驰援襄阳,我方共伤亡八十余人,其中二十三位兄弟没能撑过来,遗体已暂时安置在城西的义庄。丐帮和沿途赶来的义军,伤亡更为惨重,总计超过三百人。”

厅内的气氛瞬间凝重下来,空气仿佛都变得沉重。吕文焕长叹一声,声音带着愧疚:“若不是令狐盟主和各位江湖义士舍命相助,襄阳城早已化为焦土。这八十多位英雄的血,是为襄阳流的,我吕文焕以项上人头担保,定当为他们立碑纪念,让襄阳百姓世代铭记这份恩情!”

令狐冲缓缓站起身,走到厅中央,目光一一扫过众人,语气坚定:“他们的血不会白流。但我们不能沉浸在暂时的胜利中,伯颜虽率主力暂退,蒙古军的根基未损。如今襄阳城虽解了围,可周边的邓州、郢州还被蒙古军牢牢占据,这两座城池如同襄阳的左右臂膀,若不尽快收复,襄阳仍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”

田伯光闻言直起身,拍着胸脯大声道:“冲哥,你就下令吧!邓州那点蒙古兵,我看根本不足为惧!我带几百弟兄去,保证三日之内拿下邓州城,把蒙古鞑子的脑袋当球踢!”

“不可鲁莽。”令狐冲抬手摆了摆,眼神锐利,“邓州守将乃蒙古名将阿术,此人骁勇善战,且极善守城,城中不仅防御坚固,还囤积了大量粮草。若是强攻,必然会造成巨大伤亡,得不偿失。”他转向吕文焕,语气诚恳,“吕将军,你久守襄阳,对邓州、郢州的防务最为熟悉,不知可有破城之策?”

吕文焕走到厅中央的沙盘前,手指指着邓州的位置,详细分析道:“邓州城西有一条天然护城河,名为‘湍河’,此河乃邓州的命脉,城中军民的饮水全靠此河供给。若能切断湍河的水源,不出十日,邓州城必不攻自破。只是湍河上游地势险要,蒙古军早已派重兵把守,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截断水源,绝非易事。”

令狐冲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这无疑是破局的关键。他沉吟片刻,道:“截断水源虽难,但却是最有效的办法,能最大限度减少弟兄们的伤亡。田兄,此事还需你出马。”他看向田伯光,郑重交代,“你带五十名轻功最好的弟子,悄悄潜入湍河上游,寻一处狭窄河段,用事先准备好的沙袋和圆木将河道堵塞。记住,务必隐蔽行事,动静越小越好,绝不能惊动上游的守军,否则功亏一篑。”

田伯光收起往日的嬉皮笑脸,严肃领命:“冲哥放心,此事包在我身上!我保证把河道堵得严严实实,让邓州城里的蒙古鞑子喝不上一口水!”

安排完毕,众人纷纷离去准备。令狐冲独自留在厅内,缓步走到沙盘前,指尖轻轻划过邓州的位置,脑海中浮现出昨夜在城楼上看到的景象——襄阳百姓围着死去的英雄遗体,哭声震天,孩子们睁着惊恐的眼睛,紧紧抓住父母的衣角。他心中一阵刺痛,抬手抚摸着剑穗上的裂口,喃喃道:“兄弟们,等收复了邓州,我定当用蒙古鞑子的血,来祭奠你们的在天之灵。”

次日清晨,天色微亮,田伯光便率领五十名轻功卓绝的弟子,身着黑衣,背负工具,悄无声息地出了襄阳城,朝着湍河上游而去。令狐冲则与吕文焕、史火龙在府衙议事,决定由史火龙率领三千丐帮弟子,于两日后佯攻邓州东门,制造主力进攻的假象,吸引蒙古军的注意力,为田伯光的行动提供掩护。

三日后的正午,一名斥候快马加鞭赶回襄阳,带来了田伯光的消息——已成功将湍河上游堵塞,河道水位急剧下降,邓州城内恐已出现缺水迹象。令狐冲当即下令:“吕将军,你率五千襄阳守军从南门进攻,务必摆出全力攻城的架势;史帮主,你率丐帮弟子和义军从北门发起猛攻,牵制蒙古军的兵力;我则率领两百精锐弟子,从西门突袭,寻找机会杀入城中!”

此时的邓州城内,守将阿术正坐立不安。自昨日起,城中饮水便开始供应不足,今日更是连水井都已见底,军民陷入一片混乱,士兵们士气低落,怨声载道,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。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,士兵来报,襄阳军从南、北两门同时发起进攻,攻势猛烈。阿术大惊,连忙调派兵力前往支援,却不知西门已是空防。

令狐冲率领两百精锐弟子,趁着西门防守薄弱,迅速架起云梯,攀上城墙。城墙上的蒙古兵本就因缺水而虚弱,又毫无防备,瞬间被斩杀大半。令狐冲一马当先,率领弟子们冲下城墙,朝着城中杀去。

阿术得知西门被破,顿时大惊失色,连忙率领亲兵赶来阻拦。他手持长枪,骁勇善战,枪尖如毒蛇般直刺,接连斩杀数名义军弟子。令狐冲见状,拔剑上前,大喝一声:“阿术,你的死期到了!”

阿术见令狐冲杀来,眼中闪过一丝忌惮,却依旧咬牙迎战。他的枪法凌厉无比,招招直指令狐冲的要害,枪风呼啸,带着一股狠劲。令狐冲施展独孤九剑,凝神观察着阿术的招式,见招拆招,剑光闪烁间,精准地避开每一次攻击,并不断寻找阿术的破绽。

两人激战数十回合,阿术渐渐体力不支,额头上布满汗珠,呼吸也变得急促。令狐冲抓住一个破绽,长剑如闪电般刺出,正中阿术的左肩。阿术惨叫一声,手中长枪“哐当”落地。史火龙见状,快步上前,降龙十八掌全力拍出,一掌击中阿术的胸口。阿术口吐鲜血,倒在地上,再也无力反抗。

随着阿术被擒,邓州城内的蒙古兵彻底失去了抵抗之心,纷纷放下武器投降。邓州城,终于被收复。

令狐冲站在邓州城头,望着城中欢呼雀跃的百姓,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。他低头看着手中的长剑,剑身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,剑穗上的裂口在风中轻轻摆动,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惨烈。他知道,这场胜利的背后,是无数弟兄的鲜血和生命。

就在这时,一名明教弟子匆匆跑来,神色慌张:“盟主,临安传来紧急军情!伯颜率领十万大军卷土重来,再次围攻临安城,杨左使派人星夜求援,说情况危急!”

令狐冲心中一紧,连忙抓住弟子的手臂,急切地问道:“临安的情况到底如何?杨左使可有说具体战况?城中粮草和兵力还够支撑多久?”

弟子喘着粗气,快速回答:“信使说,蒙古军此次攻势异常猛烈,采用了新的攻城战术,临安城的防御工事已被摧毁多处,城墙也出现了多处破损。杨左使和任姑娘正率领众人奋力抵抗,但城中兵力不足,粮草也仅够支撑十日,恐怕难以长久支撑!”

令狐冲脸色大变,心中焦急万分。他知道,临安是抗蒙联盟的根基,若临安失守,整个抗蒙大业都将毁于一旦,后果不堪设想。他当即下令:“史帮主,你率领丐帮弟子和义军留守襄阳、邓州,务必加强城防,守住这两座城池,防止蒙古军反扑;吕将军,你率襄阳守军协助史帮主,安抚百姓,恢复生产。我则率领三百精锐弟子,连夜赶回临安驰援!”

史火龙和吕文焕闻言,纷纷上前劝阻:“盟主,你刚经历一场大战,身体尚未恢复,左臂的伤口还未愈合,且临安路途遥远,日夜兼程太过危险!不如让我们派弟子前去支援,你留在襄阳休整!”

令狐冲摆了摆手,沉声道:“临安危急,我身为盟主,岂能坐视不管!时间紧迫,容不得片刻耽搁!”他转身对田伯光道,“田兄,你随我一同赶回临安,路上也好有个照应。”

田伯光拍了拍胸脯,大声道:“冲哥放心,无论刀山火海,我田伯光都与你并肩作战!”

当日傍晚,令狐冲挑选了三百名武功高强、体力充沛的精锐弟子,备好马匹和干粮,在襄阳城外集结完毕。他翻身上马,望着襄阳城的方向,心中默念:“盈盈,等着我,我一定会尽快赶回临安!”随后,他挥鞭喝令:“出发!”

三百铁骑踏着夕阳,朝着临安的方向疾驰而去。一路上,他们马不停蹄,日夜兼程,饿了便在马上啃几口干粮,困了便轮流休息。令狐冲左臂的伤口因马匹颠簸而隐隐作痛,鲜血几次浸透纱布,但他毫不在意,心中只有一个念头:尽快赶回临安,守住那座城,守住他在乎的人。

途中,他们多次遭遇蒙古游骑的袭击。这些游骑是伯颜派来拦截援军的,人数虽不多,却异常凶悍。令狐冲率领弟子们奋勇抵抗,凭借着高超的武功和默契的配合,一次次击退蒙古游骑。每一次战斗,剑穗上都会溅上几滴鲜血,那道裂口仿佛也被染成了暗红色,成为了他抗蒙征程的见证。

这日清晨,他们行至一处名为“清风谷”的地方。山谷两侧是高耸的悬崖,中间一条狭窄的小路,仅容两马并行,与当年的落马坡一线天极为相似。田伯光警惕地勒住马缰,对令狐冲说道:“冲哥,此处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恐有蒙古兵埋伏,我们需多加小心,放慢速度前进。”

令狐冲点了点头,示意弟子们提高警惕,放慢速度,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动静。果然,当他们行至山谷中央时,一阵梆子声突然响起,无数的蒙古兵从悬崖两侧涌出,滚石、箭矢如雨般落下,将他们团团围住。

为首的蒙古将领身着盔甲,手持大刀,哈哈大笑道:“令狐冲,你果然落入了我们的圈套!伯颜大人早已料到你会赶回临安驰援,特意命我在此设下埋伏,就等你自投罗网!今日,就是你的死期!”

令狐冲脸色一沉,眼中闪过一丝厉色,沉声道:“既然如此,那就让我们来决一死战!兄弟们,随我杀出去!”他拔剑出鞘,剑光闪烁,直逼蒙古将领。

田伯光也率领弟子们奋勇杀敌,钢刀挥舞,与蒙古兵展开殊死搏斗。山谷内顿时杀声震天,剑光与刀光交织在一起,鲜血染红了狭窄的小路,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。令狐冲左臂的伤口在战斗中再次裂开,鲜血浸透了纱布,顺着手臂流下,滴落在地上,但他依旧咬紧牙关,挥舞着长剑,独孤九剑使得出神入化,蒙古兵纷纷倒地。

激战持续了数个时辰,令狐冲率领的弟子们虽然英勇善战,但蒙古兵数量众多,且占据地利,他们渐渐陷入了困境,伤亡不断增加。就在这危急关头,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,伴随着一声高喊:“盟主,我们来支援你了!”

令狐冲抬头望去,只见杨逍率领着一支明教弟子疾驰而来,人数约有五百余人。原来,杨逍得知令狐冲在赶回临安的途中可能遭遇埋伏,便亲自率领明教弟子,日夜兼程赶来接应。蒙古兵见有援军到来,顿时军心大乱,阵脚松动。

令狐冲见状,心中大喜,高声喊道:“兄弟们,援军到了!随我杀出去!”他率领弟子们发起猛攻,与杨逍的队伍内外夹击。蒙古兵本就心虚,此刻更是不堪一击,纷纷溃逃。

杨逍来到令狐冲身边,见他左臂伤口流血不止,脸色苍白,连忙说道:“盟主,你的伤口需要尽快处理,再这样下去会有危险!我们先找个地方休整一下,包扎伤口。”

令狐冲摇了摇头,语气坚定:“不行,临安情况危急,多耽误一刻就多一分危险,我们必须尽快赶路!”

杨逍无奈,只好让随行的医官在马背上为令狐冲紧急处理伤口。医官重新为他包扎,撒上金疮药,但由于时间紧迫,也只能简单处理。处理完毕后,他们再次启程,朝着临安的方向疾驰而去。

历经数日的日夜奔波,令狐冲终于率领弟子们赶到了临安城外。远远望去,临安城的城门紧闭,城墙上插满了蒙古军的旗帜,城下蒙古兵的营寨连绵数十里,一眼望不到尽头,攻城的呐喊声、兵器碰撞声震天动地,场面极为惨烈。

令狐冲心中一紧,当即下令:“兄弟们,随我杀进蒙古军营寨,为临安城解围!”他率领弟子们,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,朝着蒙古军的营寨发起猛攻。蒙古军没想到令狐冲会突然出现,顿时乱作一团,阵脚大乱。

城墙上的任盈盈正指挥着将士们防守,看到令狐冲率领队伍杀来,心中大喜,激动得热泪盈眶,连忙下令:“开城门,接应盟主!”

城门缓缓打开,令狐冲率领弟子们冲入城中。任盈盈快步走上前,看到他左臂的伤口,眼中满是担忧和心疼:“冲哥,你终于回来了!你的伤口怎么又裂开了?快让医官为你处理!”

令狐冲摇了摇头,握住任盈盈的手,急切地问道:“盈盈,临安的情况如何?城中还能支撑多久?”

任盈盈擦了擦眼泪,声音带着一丝疲惫:“蒙古军攻势猛烈,城墙上的防御工事已被摧毁多处,守军伤亡惨重,粮草也所剩无几。若不是你及时赶回,临安城恐怕真的要守不住了。”

令狐冲点了点头,沉声道:“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,我们必须尽快组织兵力,击退蒙古军的进攻。”他当即召集杨逍、史火龙(此前已派人通知其率部分弟子赶来)等众人商议,迅速制定防御策略:由杨逍率领明教弟子防守西门,史火龙率领丐帮弟子防守东门,吕文焕(已派弟子护送其赶来)率领襄阳守军防守南门,自己则率领机动部队,在临安城的各个城门之间来回支援,随时应对突发情况。

安排完毕,众人纷纷离去,投入到紧张的防守中。令狐冲来到城楼上,望着城下疯狂进攻的蒙古军,心中暗暗发誓: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,都要守住临安城,守住抗蒙联盟的希望,守住这万千百姓!他抬手抚摸着剑穗上的裂口,那道裂口仿佛已经与他的伤口融为一体,成为了他抗蒙征程中的一道深刻印记。

战斗再次打响,临安城的上空硝烟弥漫,杀声震天。令狐冲手持长剑,在城墙上奋勇杀敌,独孤九剑的剑光闪烁,每一剑都精准地斩杀一名蒙古兵。任盈盈则在城内组织百姓,为军队运送粮草和物资,救治伤员。她还登上城楼,弹奏起《清心普善咒》,琴音激昂,如同战鼓一般,激励着每一位将士奋勇杀敌。

在令狐冲和众人的齐心协力下,蒙古军的进攻一次次被击退,伤亡惨重。伯颜见临安城久攻不下,且令狐冲援军已到,士气大振,无奈之下,只好下令撤退。

临安城,终于再次解围。

令狐冲站在城楼上,望着蒙古军撤退的背影,心中感慨万千。他知道,这场胜利来之不易,是无数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。他低头看着手中的长剑,剑穗上的裂口在风中轻轻摆动,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惨烈与辉煌。

夕阳下,令狐冲与任盈盈并肩站在城楼上,望着远方的天空。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,温暖而柔和。他们知道,抗蒙大业依旧任重道远,蒙古军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,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战斗,更多的牺牲。但只要心中的信念不灭,只要江湖儿女团结一心,军民同心,就一定能够将蒙古鞑子彻底赶出中原,还中原百姓一个太平盛世。

而那枚带着裂口的剑穗,也将继续陪伴着令狐冲,见证着他在抗蒙征程中的每一个脚印,每一场战斗,直到胜利的那一天。

接下来,令狐冲深知,想要彻底击败蒙古大军,必须联合更多的力量。他计划派人前往北方联络反蒙义军,同时在临安整顿军队,加强训练,为下一场战斗做准备。而此时的蒙古大汗忽必烈,得知伯颜再次失败,龙颜大怒,决定派遣更多兵力南下,一场更大的风暴,正在悄然酝酿。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