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biiquge.com

第104章 阳光下的头颅(感谢『雪中孤饮』成为本书盟主)

对于张达来说,嘉靖二十七年注定是个让他终生难忘的年份。

俺答麾下入侵,张达谨慎的选择了防御。但巡按御史胡宗宪作为监军逼迫他出战,导致战败。

京城震怒,张达已经做好了发配边疆的准备。

可谁曾想半道杀出一个长威伯,把张达从地狱中拉了出来。

救命之恩啊!

而且还是顶着严嵩一党的强大压力拯救了自己。

此刻蒋庆之就站在府门外。

身前,十馀军士如临大敌,唯恐陈品令麾下大打出手。

而几个官吏更是如丧考妣,看向蒋庆之的目光中,都是看死人般的同情。

「京城并未指令,此人竟敢杀了俺答的人,若是俺答发兵泄愤,此人难逃罪责。」

「这般年轻,可惜了。」

「总兵来了。」

张达来了。

陈品走了过来。

孙重楼一抖长刀,刀尖上的几滴血抖落下来,「止步!」

这个憨憨,真当我这般孱弱?

蒋庆之虽说身体不好,可刀法好歹经过这些时日的练习,进步飞快,他觉得自保应当没问题。

「你杀了我的人?」陈品笑的很是轻松。

「我只是杀了一条狗。」蒋庆之笑了笑。他在判断俺答此刻的心态。

「你想激怒我。」陈品有些好奇,「作为大汗的使者,我到大同许久了。往日北京的信使早已带着杀我的指令赶来,随后,我的脑袋将成就明皇不妥协的威名,传遍九边。」

我喜欢这样的大明,也喜欢这样的帝王。蒋庆之想到了前宋。北辽丶金人丶蒙古……一个个敌人令前宋君臣惶然不安,别说什麽斩杀使者,使者在汴京城中肆无忌惮行事,谁敢管?

再看看大明。

——陛下,俺答的使者来了,恳请通商。

——杀了,传首九边。

这便是大明帝王的态度。

哪怕帝王被俘,这群平日里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的臣子,依旧不肯低头。新的帝王登基,强硬拒绝敌人的一切要求。

——打下去!

蒋庆之看着他的脖颈,「其实,我很想拿你来练练手。」

「什麽?」陈品不解,见张达来了,不禁笑道:「伱便是京城的使者吧?杀了我的随从,却不令人拿下我。可见明皇怕了。」

他退后一步,仔细看着蒋庆之,大笑道:「竟派了个少年人来,可见大明无人了。」

这是一个令陈品欣喜的发现,由此推断大明庙堂发生了些震动。而大明内部的混乱,对于俺答来说便是机会。

张达带着一群武将走出来。

行礼。

「见过长威伯。」

张达为何这般恭谨?

而且,竟然颇为喜悦!

陈品一怔。

就见少年颔首,微笑道:「京城一别,我曾说迟早会来北方看看。这不,我便来了。」

张达看了陈品一眼,「伯爷,可要斩杀此人?」

哪怕带着必死之信念而来,此刻陈品依旧浑身酥软。

没有人能完全漠视死亡。

蒋庆之轻蔑了看了陈品一眼,摇头,「杀他如杀一狗。不过,我喜欢养狗。」蒋庆之方才那一眼,是真的彻底无视了我……陈品:「……」

为何不杀我?

陈品陷入了茫然中。孙重楼对窦珈蓝说道:「看,又一个被少爷给弄傻的蠢货。」

而蒋庆之已经被迎了进去。

胡宗宪站在门外,不知该如何是好。

「蒋庆之,这不是恩相……这不是严嵩的对头吗?他竟然来了大同。北京,究竟发生了什麽?」

说起来蒋庆之还是胡宗宪的死敌。没有蒋庆之,胡宗宪也不会沦落到这等地步。

在被严嵩一党抛弃后,胡宗宪就失去了消息来源,所以没法判断蒋庆之的来意。

孙重楼走出来,「你,跟着来。」

胡宗宪指指自己,孙重楼不耐烦的道:「你如今是少爷的人了。」

「我是大同府文书。」胡宗宪在作最后的挣扎。

「伯爷要你,谁敢不给?进来再说。」孙重楼瞪眼握拳,「要我动手是不?」

艹!

秀才遇到兵,有理说不清。

想到孙重楼枭首的狠辣,胡宗宪乖乖进去。

大堂里,蒋庆之作为使者,坐在了上首。

他是皇帝表弟,身份尊贵。众将很是恭谨,不过,却有些担心这位少年新贵会给大同带来灾祸。

「说说情况。」蒋庆之坐下道。

连寒暄都没有?

众人愕然。

张达说道:「最近俺答部频繁在大同外围出没,不过却未曾袭扰。」

「这是耀武。」蒋庆之说道。「咳咳。」副总兵徐立乾咳道:「伯爷,俺答所部这是在寻找机会。」

「你是谁?」蒋庆之明明从甲衣上判断出了徐立的身份,依旧问道。

徐立说道:「下官副总兵徐立。」

「下次说话先报名。」作为使者的感觉太好了,看着徐立愕然,然后有些羞辱感的退下,蒋庆之不禁心情大快。

有人问:「敢问伯爷,不是说成国公也来了吗?」

蒋庆之看了此人一眼,「成国公有要事,半道去了别处。」

至于去了哪里,只有蒋庆之知晓。

「京城的意思……」张达险些被严嵩一党弄垮台,徐立是严党的人,和他势不两立。见蒋庆之一来就挤兑徐立,张达不禁生出了一种有后台的感觉。

「陛下的意思,令我随机应变。」蒋庆之起身,「斥候要多派些出去。」

「可俺答部的游骑广布大同周边,斥候出击损失会不小。」徐立提出了质疑。

蒋庆之看着他,「厮杀哪能不死人?再有,这是大同,你等麾下是主,而俺答部是客军。可我怎麽觉着,在你的眼中,主客易位了?」

那有本事你去试试……徐立想到了前日接到的书信,信中让他和其他人联手,务必要让蒋庆之铩羽而归。

徐立微笑道:「伯爷不知沙场事……」

「谁说我不知?」蒋庆之冷冷的道:「屁大点事,弄的如临大敌。若是俺答大军南下,你怕是要诚惶诚恐了吧!」

你今日是诚心要羞辱我吗?

徐立心中冷笑,「如此,下官听令。」

大同斥候早就被俺答的游骑杀怕了,你蒋庆之有本事就令他们出击哨探,那些老油条自然会敷衍了事。

胡宗宪站在角落里,看着这一幕,觉得这位『死对头』有些蠢。

虽说徐立是敌人,可大同镇的将士不是。

徐立什麽都无需做,等蒋庆之令大同斥候出发哨探消息,甚至令骑兵出击,驱逐俺答游骑时,再让人把消息传出去,说此事是使者蒋庆之一力主张。

到时候,军中将士便会把蒋庆之视为麻烦的制造者,压根没把将士们的生死当回事的纨絝。

就这,你还想做我胡宗宪的主人?胡宗宪咽喉涌动了一下,偷偷喝了一口酒。

堂上,蒋庆之仿佛不知道徐立话里的意思,「陈集!」

「在!」

陈集出来。

「你带着夜不收出哨,务必探清敌情。」

「领命!」

陈集转身,大步离去。

这是……

众人愕然。

「此行,我带来了虎贲左卫。」蒋庆之看着众人,「大同有人畏敌如虎,那麽,本伯便让他们给这些人打个样。」

蒋庆之走了。

「虎贲左卫,那不是看门狗吗?」

「这样的看门狗,老子的麾下能一打十。」

「他长威伯竟敢把他们派出去,老子敢打赌,能回来一成就算是祖上积德了。」

「俺答的游骑正等着宰人呢!」

「少年新贵,不知天高地厚。咱们等着看热闹吧!」

整个大同文武陷入了一种叫做『看热闹』的情绪。

这时有消息传了出去。

「这位长威伯乃是陛下表弟,此行是来混资历的。」

胡宗宪跟着蒋庆之到了驻地,随行有官员认识他,劝道:「这位伯爷颇受陛下信重,你何苦做这等姿态?不如低个头,好歹也有个着落。」

胡宗宪喝了一口酒,笑道:「这位新贵若是谨慎些,我倒也还看好他。可他一来就羞辱大同将士。

且此人自视甚高。虎贲左卫不堪用,此人一来就令他们出击哨探……等他们狼狈而归时,别说什麽着落,等着朝中弹劾吧!」严嵩等人岂会放过这等好机会?

胡宗宪觉得自己还是做一只乌龟看热闹为好。

「这一路,虎贲左卫看着还好。」这一路虎贲左卫不时操练,官员虽说不懂武事,却也觉得很是威武。

「看门狗也就是能吓唬人。」胡宗宪这几年巡按大同等地,又见过京城诸卫的尿性,心想边军都不堪一击,虎贲左卫就算是经过蒋庆之的操练又能如何?

……

大同城外十馀里,两百馀俺答麾下的游骑正在游弋。

「发现敌军!」

陈集率领的夜不收出现了。

敌将大喜,「出击!」

按照俺答的吩咐,使者进了大同,随即就要耀武扬威,务必要令己方内部士气大振。

「他们只有百馀人。」

敌军见对手就这麽点人,不禁狂笑。

「这功劳,我就当仁不让了。」敌将拔刀,率先冲杀上去。

在他们的印象中,这股敌军最多能坚持一百息。

二打一,这不是稳的吗?

「放箭!」

一波箭雨袭来。

敌军落马十馀人。

「快一些!」

敌将觉得这不是事。

夜不收们从容收了骑弓,拔出长刀。

——临战没有什麽刀法可言,就是最简单的格挡,挥刀。谁更快,谁活!故而夜不收狂练挥刀的速度。

甫一接触。

刀光闪过。

敌将只觉得视线变了,竟然能看到自己的身后。

我特麽脑后长眼了?

一颗头颅落下,还赞道:「好快的刀!」

这一波突击,令夜不收信心大增。

原来伯爷说的都对。

当信心建立后,再无什麽能阻拦这一战的大胜。

敌军被一波打击弄的发蒙,心想大同守军怎地变得如何彪悍了?

就这麽一愣神的功夫,陈集令麾下从两侧包抄过去。

「杀!」

不信邪的敌军再度冲杀。

这一次,死的更惨。

信心建立后的夜不收,以两三人为一组,互相配合着,不断绞杀对手。

他们的刀法简练到了极致,仿佛多花一分力都不肯。

一刻钟后,剩下的五十馀敌军狼狈逃窜。

「伯爷说过,第一战,要杀出我虎贲左卫的威名。」陈集刀指前方,「追杀!」

夜不收的追杀曾令虎贲左卫的假想敌崩溃。

半个时辰后,当数百敌军游骑出现,陈集这才下令回撤。

他看了一眼敌军大旗,狞笑道:「果然不出伯爷所料,这些敌军斥候只是诱饵。撤!」

剩下的十馀敌军见到援军后,竟然嚎哭了起来。俺答麾下这些年顺风顺水,战无不胜,何曾有过这等狼狈的时候?

「他们就如同是草原上的狼啊!」

获救的敌军哭诉这一路逃亡的艰辛。

「就百馀人?」援军将领蹙眉,「你等二百馀,为何败了?」

「他们厮杀凶狠……」

「难道是明将的家丁?」

所谓家丁,便是明军将领从军中挑选精锐为一部,好吃好喝,装备最好,操练最狠。

可真正的大同守军正在等着夜不收的惨败消息。

「他们回来了。」

夜不收回来了。

「出发时一百馀,怎地……怎地就损失了十馀人?」

这一战,夜不收伤亡十馀。

「估摸着是见到敌军就逃了,否则会全军覆没。」

「该!」

「这些看门狗,真以为俺答麾下是肥羊。咦!那是什麽?」

陈集所部的后面,是数十匹战马。

战马身上挂着一串串圆滚滚的东西。

城下,陈集举起手。

有夜不收把绳索斩断,那些圆滚滚的东西,一颗颗的滚落的满地都是。

「是……是人头!」

百馀颗人头,就这麽在北方的阳光下散发着狰狞的气息。

城头。

鸦雀无声。

……

第三更送上。

有个问题,为啥盛夏的午后没瞌睡,立秋后的午后反而想睡呢?

(本章完)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