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biiquge.com

第101章 蒋庆之,你欺君(感谢「正版风随行」成为本书盟主)

天气炎热,但有钱人家却有许多避暑的法子。

冰窖是富贵人家的标配,在冬季时取冰藏在冰窖中,以供给夏季使用。

想想,炎炎夏日中,一杯冒着森森白气的酸梅汁,或是硕大的冰鉴让房间里凉悠悠的,多爽?

还有不少人在城外有别业,酷暑难耐时便举家前往避暑。

蒋庆之在城外有嘉靖帝赏赐的庄子,庄子上有条小河,很是清澈。

上次庄头来送礼物,便殷勤请蒋庆之去避暑。

自从虎贲左卫操演震动百官后,蒋庆之就蛰伏了一阵子,也没想着去庄子上。

裕王和景王时常来上课,小侄女儿也跟着来,不过没什麽兴趣上课,最喜和多多玩耍。

「……表叔,俺答虽说势大,不过比之当年的蒙元还是差远了。再有,这数十年大明经营九边,便是效仿当年秦皇修筑长城,抵御外敌。」

景王这几日做了不少九边的功课,所以格外自信,「俺答若是长驱直入,难道就不怕被我九边军队抄了后路?随后大军合围,弄不好便会全军覆没,埋骨他乡。」

蒋庆之看了裕王一眼,「你可有看法?」

裕王说道:「表叔,我问过他们,九边不比南方和京城诸卫,那里直面草原异族,每年草原异族都会袭扰……故而九边边军凶悍,足以捍卫京城。」

当初成祖皇帝迁都北京,便把京城搁在了草原异族的视线内。

来,有种你便来。

成祖皇帝恨不能敌军倾巢出动。

可他们没这个胆。你不来,朕便去!

于是,成祖屡次北征,一次次削弱蒙元。

「当初若无成祖五次北征,大明今日会如何?」蒋庆之没有直接回应两个侄儿,而是反问。

景王想了想,「大概……会多不少厮杀吧!」

裕王说道:「可成祖五次北伐,耗费无数钱粮。」

蒋庆之叹息,就在两个皇子不知自己回答正确与否时,他说道:「成祖皇帝时,草原异族异常强大。且对大明虎视眈眈。」

他指着自己画的一幅草图,「若是没有成祖五次北伐,当蒙元积蓄够了足够的力量时,必然会大举南下。伱们觉着,大明可能抵御?」

景王犹豫了一下,「应当能吧!」

「裕王!」

「能。」

两个皇子看着表叔,等着他的答案。

呯!

蒋庆之一拍桌子,骂道:「能个屁!」

他怒不可遏,「若无成祖,以建文帝那等心性,只知保守,不思进取,如何是那些虎狼之师的对手?」

景王想反驳,可裕王却若有所思,「是啊!当年成祖皇帝以北平一隅之地,却成功靖难。而建文帝坐拥大军,无数人才,最终却败北。这……」

「景王小聪明有,缺了大智慧!」蒋庆之点评道。

「那我呢?」裕王问。老子若是说你娃有些大智慧,回头景王他娘就会想法子弄死你。

弄死不敢,但打压你却很轻松写意。

蒋庆之回到话题,「就算建文帝一朝平安无事,接下来会如何?」

蒋庆之说道:「今日我便教你二人一个法子,推演。」

两个皇子赶紧记录。

门外,两个皇子的随行内侍笑了笑,眼中都有得意之色。

「太子是个棒槌!」

「可不是?放着长威伯这等真正的大才不亲近,却喜和那些儒生读书,高谈阔论。」

对面,富城出现,两个内侍对他笑了笑。

「此人据闻服侍过先帝,如今却来长威伯家中做管家,不知是否后悔了当年出宫。」

「多半悔了,看着咱们风光,弄不好他把肠子都悔青了。」

对面,富城对孙重楼说道:「卢靖妃那边令人送来了一些吃的,有你喜欢的,去吧,这里我看着。」

「不。」孙重楼摇头,「少爷说了,让我看着书房。」

「执拗的小子,不过,你能如此,此后定然能有个好结果。」

富城下巴朝着那几个窃窃私语的内侍摆摆,「这些人在宫中坐井观天,言语若有不妥,记住别动手。」

「上次有个人嫌弃咱们家准备的食物不好呢!」孙重楼说道。

「这是刁难,宫中人习惯了。你别搭理就是。」「师父,宫中有趣吗?」

富城摇头。

「那你出宫可后悔?」

富城再度摇头,「我此生最大的不幸是进宫,而最大的幸运,便是能出宫。」

里面,蒋庆之在推演。

「……成祖皇帝五次北征留下了一群悍卒和猛将,若无五次北征,大明军队定然会更为孱弱,这一点可有质疑?」

蒋庆之看着两个学生,他们都摇头。

「那麽,没有经过成祖皇帝五次打击的草原异族,会更为强大,可有质疑?」

二人摇头。

「我们假想土木堡之战再度爆发,更为孱弱的大明军队,面对更为强大的异族敌人,这一战,会如何?」

景王眼皮子狂跳,「大概……」

「我要肯定的答覆!」蒋庆之双手按在桌子上,盯着两个学生。

「会败。」

「对,会败。」

「是惨败!」蒋庆之的声音中多了怒火,「当异族大军再度兵临北京城下时,就算是有十个于谦于少保,也挡不住。」

「表叔,不至于吧?」裕王面色难看。

「这是最客观的推演,可事实是……」蒋庆之想到了后年俺答大军一路长驱直入,兵临北京城下,大明险些亡国的事儿。「倭国国中的一些失意者便能令大明东南动荡,焦头烂额。」蒋庆之觉得大明上下太乐观了,「北方,俺答比之当年成祖直面之敌孱弱了不知多少,却能令九边噤若寒蝉,不敢出击。你们哪来的勇气觉着大明能扛住俺答的大举进攻?」

嘉靖二十九年,俺答起大军南下。

刚开始俺答也有些忐忑,可当大同镇守军竟然坐视自己大军南下,甚至仇鸾悄然派人来……

——你不打我,我不打你。

一句话,你只管去。

俺答还以为是仇鸾的计谋,可当他的大军势如破竹的打到了北京城下时,俺答这才明白。

「大明,早已不是开国时那个令异族胆寒的大明了!」

蒋庆之用这句话结束了今日的课程。

他想给嘉靖帝提个醒,要注意俺答。

景王没动,而是疑惑的道:「表叔,俺答这些年使者不断,哪怕父皇处死了一个又一个使者,他依旧派出一个又一个。俺答若是强大,怎会把脸频繁送给大明狠抽呢?」

是啊!

裕王也觉得这事儿有些……他看了表叔一眼,把疑惑压住。

「这是缓兵之计。」蒋庆之说道:「俺答需要时间来击败自己的敌人。」

两个皇子又混了一顿午饭,这才回去。

「你觉着表叔是不是立功心切,故而夸大了俺答的威胁?」景王问道。

二人并肩走在街上,侍卫们便衣在周围警戒。

裕王说道:「我觉着……表叔只是忧心国事。」「你这人狡猾。」景王冷笑,「不肯得罪表叔。」

「我哪有?」

「那你说,俺答可能灭了大明?」

身后跟着的内侍脸颊抽搐,觉得二位皇子的话题太过分了。

传到嘉靖帝耳中,少不得一顿呵斥。

裕王摇头,「定然不能。」

「就是。」景王突然笑了,「看,你也觉着表叔说的不对,可却不敢指出来。」

裕王看了他一眼,「你自己忍不住和表叔辩驳,担心得罪表叔,便拖我下水。」

「咦!」景王不禁惊讶的道:「你竟然知晓?」

「当我蠢吗?」毕竟还是个半大孩子,裕王挑眉道。

嘉靖帝那边来人,把二人叫了去。

父子三人隔墙一番对话。

最后嘉靖帝问了最近学的东西。

「表叔说要警惕俺答,至于九边,必然不是俺答的对手。若是被俺答探出大明虚实,弄不好这两年便会大军南下。」

裕王很老实的说了。

一墙之隔,嘉靖帝莞尔,「庆之这娃最是进取,大概在他眼中,此刻大明就该大军北征,至于朕,便该学了成祖皇帝,亲率大军北伐草原,乃至于亲自冲阵……」

「父皇,我觉着表叔过于焦虑了。」景王表态。裕王也点头,「是。」

父子三人都笑了。

「陛下,大同急报。」

兵部送来了急报。

急报送到嘉靖帝手中,他看了一眼,然后,默然。

「父皇。」景王心中一动,想到卢靖妃让他寻机对政事发表一些看法,「可是有异动」

「俺答麾下攻破大同镇堡寨五处,守军,尽墨!」

嘉靖帝突然咆哮道:「张达无能,坐视数千敌军横行,该杀!」

两个皇子惶然,束手而立。

嘉靖帝喘息着,眸子里杀气腾腾,他突然问道:「先前你二人说什麽?庆之说俺答……」

裕王说道:「表叔说,每当草原接近一统时,必然会目光转向南方。无他,只因草原再无利益让他们去厮杀。可那些部族却是要吃肉的。那麽,肉在何方?」

……

「肉在南方。」

蒋庆之进宫,得知战报后,说道:「征服青海的对手后,俺答的目光渐渐开始转向南方。陛下,臣以为,大明的太平日子,不多了。」

「叫严嵩他们来。」

严嵩,朱希忠,陆炳,久违的崔元……这便是嘉靖帝在西苑的心腹班底。

「你等如何看?」嘉靖帝问道。

崔元看着廋了一圈,不过却越发精神了。

据闻他在家中隔两日就写一份情真意切的请罪奏疏,更是每日三次为嘉靖帝祈祷,嘉靖帝这才重新启用这个老鬼。

严嵩说道:「陛下,俺答每年都会袭扰九边,臣以为,当令九边严防死守……」

这是老生常谈。

蒋庆之站出来,崔元看了他一眼,眼中恨意几乎实质化了。

陆炳垂眸,和蒋庆之相比,他唯一能让嘉靖帝信重的便是两点,其一从小的奶兄弟情分,其二是他曾和朱希忠一起救过嘉靖帝。

但蒋庆之却是货真价实的表弟,血脉亲情。

陆炳仅存的优势是救驾之功。

可蒋庆之也有操练虎贲左卫,成就嘉靖帝心腹大将的可能。

救驾之功终究会淡去,而年轻的蒋庆之若是这般走下去,陆炳觉得,自己迟早一日会被嘉靖帝舍弃。

他看了蒋庆之一眼,少年站的笔直,用那好听的声音说道:

「陛下,臣敢断言,俺答的使者该来了。」

陆炳心中焦躁不安,竟然忘掉了低调的作风,说道:「锦衣卫并未收到消息,长威伯这话从何说起?须知欺君之罪不可赦!」

……

第四更送上,兄弟们,吃晚饭了。

(本章完)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