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家妻镇楼)
【尊敬的Su·X先生:
您好!
我是您的读者Crystal,我非常喜欢您的《饥饿游戏》,不知道您什么时候会举办一场签售会…
我下个月就要跟妈妈回中國了,很想在回国前,拥有您签名的精装版书籍!】
...
【亲爱的读者Crystal:
您好。
叫我Su即可,请将地址发给我,我为你邮寄由我亲笔签名的全套小说。
作为你回国的礼物!】
…
【尊敬的Su先生:
您好。
非常感谢您,我收到了您的礼物!
另外,妈妈骗了我,她说没有精装版,就只给我买了普通版...】
…
【尊敬的Su先生:
我想跟您分享一个好消息,我考上中國最有名的京城电影学院了!
我以后一定要成为奥黛丽•赫本那样伟大的演员!】
...
【亲爱的读者Crystal:
恭喜!对了,忘了告诉你,我们好像是同行噢~
其实我也是影视工作人员,我的本职工作可是一位执行导演噢~】
......
苏牧看着长长的邮件列表,从九九年《饥饿游戏》的首次发布,再到如今已经过了七年。
有道是七年之痒,一对夫妻过了七年,也该渐渐生疏了。
然而对苏牧来说,这七年的书信却是犹如一颗纽扣,将他跟身处大洋彼岸、家国故土的那位姑娘,紧紧联系在一起。
通过这些书信,他仿佛亲眼见证了那位小姑娘的“小半生”:
考入北电、参演电视剧、进入剧组、十八岁成人礼......
虽然双方都没有透露过真实信息,但通过对方信件里的那些描述,甚至都没有透露出具体剧组,但苏牧还是轻易的猜出了对方的身份!
当代内娱最火的小花——刘一菲!
原时空中,苏牧虽然因为艺考没过关,从而被艺校刷掉,没有实现自己的明星梦,但对于娱乐圈中的一些人一些事,多少知道一些。
就比如这位当红小花刘一菲!
亲朋好友都称呼她为“茜茜”,十四岁以外籍考生的身份考入北电,同年出演《金粉世家》,次年出演《天龙八部》、《仙剑奇侠传》;
这期间,还去拍了部自家师叔监制的《五月之恋》;
再之后,拍了部《神雕侠侣》,然后去歌坛闯荡。
或许正因为对方从小就是跟母亲移民美利坚,并没有交到朋友,才会跟苏牧这位网友分享那么多“心里话”吧。
…
苏牧重生于97年。
凭借着前世的记忆,苏牧在国内抄了几本青春小说,卖了一笔版权。
拿着这笔钱,他便开始追逐起自己前世的梦想——去看一看娱乐圈最高的风景是怎样。
当年考入北电以后,苏牧仅花了两年时间便完成了学业,便拍摄一部短片《爆裂鼓手》,不仅顺利毕业,还凭借这部短片,敲开了南加州大学导演系的大门,成为南加州导演系硕士研究生。
不过在拍摄短片的过程中,苏牧就明白了导演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。
不是随便一个人,坐在监视器前,就能拍好一部电影的。
虽然后来也看到新闻里,一个个歌手、演员、说相声的、讲小品的,都转行做了导演,但谁知道真正执行下去的倒是是他们本身,还是一个个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的副导演、执行导演们。
因此,考入南加州大学之后,苏牧便没有立刻开始执导电影,而是疯狂的学习着,吸收着美利坚先进的电影工艺、导演能力。
同时也在好莱坞布局影视行业。
他虽然没有亲自执导,却凭借着前世的记忆,写下了一个个优秀的剧本,既有《加勒比海盗》这样的大制作,也有《电锯惊魂》、《鬼影实录》这样的小成本大票房。
要么卖给好莱坞六大,然后以执行导演的身份跟组锻炼;要么就跟他们合作,一起联合出品。
至于说自己执导、独立制作,基本想都别想——国外资本想在好莱坞站稳脚跟,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这个道理很简单,就像外国人很难在中國电影行业里真正掌握话语权一样,好莱坞同样不会轻易让外人染指自己的核心产业。
好莱坞电影,向来是美国文化输出的重要武器,怎么可能让外人分走太多蛋糕?
别说中国资本了,就连英伦贵族,在好莱坞最多也只能当演员、导演、编剧,或者做个制片人,但想要成为真正的资本玩家?
难如登天!
只不过苏牧有一个优势:他出身南加州大学,是好莱坞关系最深厚的学院派。
而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的好莱坞,还没把中國电影行业放在眼里。
2002年-2005年的中國电影市场,票房规模甚至比不上北美一部大片的全球收益,好莱坞六大根本不会因为一个中國导演赚了一点钱美元就大动干戈。
只要苏牧不触及他们的核心利益,甚至愿意在剧本交易,以及发行和衍生业务上多分一杯羹,好莱坞巨头们反而会乐意与他合作——
毕竟,谁会拒绝一个既能写剧本赚钱,又愿意让利的编剧呢?
像《加勒比海盗》,苏牧就是直接将剧本卖给了迪斯尼;而《电锯惊魂》、《鬼影实录》这样的低成本电影,苏牧则是跟狮门、华纳这样的公司合作。
当然,在合作前,苏牧还是给狮门打了个样。
就比如《电锯惊魂1》,就是苏牧直接邀请温梓仁拍摄的,仅投资100万美金,便在北美地区拿下了6000万美金的票房,全球更是狂砍1.1亿票房。
有了前例之后,狮门这才“屈尊降贵”,选择了跟苏牧合作。
双方共同出钱投资,票房按照份额分配,苏牧的光幕影业出资60%,占据60%的份额;而在衍生IP开发方面则反过来,狮门、华纳直接占80%份额。
前者是苏牧的强项,而后者则是好莱坞巨头们的强项。
虽然这些巨头们一百个不满意,但是每一部恐怖片的高票房,还有衍生品开发中的高额利润,还是让他们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——
他们如果不合作,苏牧的光幕时代就只能自己干了。
好莱坞六大也不可能因为几部恐怖片而对他进行封杀,恐怖片利润虽高,但是在好莱坞还是属于上不了台面的项目。
至于说投资这些电影的钱从何处来,正如他跟刘一菲的相识,也是他在国内的老办法——写书!
从《饥饿游戏》到《分歧者》,再到青春恋爱小说《暮光之城》,都在苏牧的抄袭名单当中!
就这样,从00年读研开始,苏牧便一边写书,一边混迹在好莱坞剧组。
在《电锯惊魂》、《加勒比海盗》一、二等各式各样的剧组试炼数年,对自己导演能力满意之后,一直到去年2005年年底,苏牧这才真正执导自己的第一部影片——《朱诺》。
这部电影对于中國影迷来说,或许会比较陌生,但对于北美地区观众来说,可太熟悉了。
它以其独特的视角,讲述了一名特立独行的高中少女朱诺在面对意外怀孕后,所经历的一系列幽默而温暖的人生选择。
未成年人早恋、未婚先孕,本就是自二十世纪以来美利坚最常见的社会问题之一。
而《朱诺》正是这样一部片子,它没有进行刻板的道德说教,而是以清新诙谐的笔调、充满个性的角色和对生命与成长的深刻思考,巧妙地化解了题材本身的沉重感。
影片不仅票房大获成功,更以其出色的剧本和动人的表演,赢得了评论界的广泛赞誉,成为当年奥斯卡奖的一匹黑马,最终斩获了最佳原创剧本奖。
苏牧直接找来以艾伦·佩吉为主的一众原作主创,在零五年底创作了这部片子。
于零六年二月杀青,经过了两个月的后期制作以后,最终的上映日期就是明天——零六年六月二十三日,周五!
...
【亲爱的读者Crystal:
你好
你应该没有忘记,我曾经说过我还是一位执行导演吧。
明天我执导的第一部作品即将在北美地区上映,如果有机会,欢迎你来观看噢~】
...
在北美,往往只有那些高成本的大片,才会动辄投入几千万的宣发成本,开画就是几千家影院同时上映,搞得整个北美无人不知、无人不晓。
通常小成本电影的上映,通常没有什么盛大的首映礼,也没有什么通稿宣传,更不可能线上线下一起推广。
毕竟制作成本就只有那么一点,更别说什么宣传费用了!
大多数情况下,北美小成本电影上映方式只有一种——那就是先小规模上映,然后根据口碑反馈,逐渐扩大上映规模。
毕竟在北美的电影上并没有什么规定的上映期限,只要影院不下映,就能一直放映下去。
一部小成本电影想要火,想要成为黑马,就全得靠拉长上映时间。
靠前期小规模上映积累的观众口碑,靠观众自发的推荐和宣传,逐渐爆火。
这套操作方式,后来被中國电影人学了去,就演变成了“点映”制度——先前期在几家或者十几家电影院进行小规模放映,邀请知名影评人来观看。
然后借用影评人的影响力,以及少数第一波看过电影的观众在互联网或者线下自发推荐、宣传,吸引更多观众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,再逐渐一点一点扩大放映规模。
至于说收买媒体、影评人,加快电影口碑的宣传,那也是全球的乱象。
毕竟影评这东西,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!
《朱诺》的上映也是这样的流程安排。
六月二十三日,先在北美三十多家影院超小规模上映。
如果口碑可以的话,再逐步扩大放映规模,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,扩大到一两千家影院共同放映。
如果能做到这一步的话,《朱诺》的北美票房就差不了,或许可以重现前世那两三亿美刀的票房盛况;
如果做不到,那显然是在几十家或者几百家电影院上映时就后劲不足,无人问津,然后下映了。
苏牧对此毫无任何意见,他对《朱诺》的品质有十分的信心!
经过这几年的锻炼,他自信对于这种简单剧情片的导演能力,绝不逊色于任何人。
更何况他脑海里还有原作,拍电影等于是开卷考试。
开卷考试要是还不能应付考试,那就真的早点回家种两亩地,保证下辈子饿不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