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七零,搬山闹海! 第5章 小人书

作者:许仙不吃蛇 分类:都市 更新时间:2025-03-21 14:52:31
最新网址:www.biiquge.com

……

老舍说:“鬼狐有性格,笑骂成文章。”郭沫若说:“写鬼写妖技高一筹,刺贪刺虐入木三分。”

一部《聊斋志异》,给中国的文言短篇小说带来了新高峰,从清代蒲松龄写就这部伟大的志怪传奇小说之后,《聊斋志异》迅速风靡全国,并远销海外,受到极高赞誉。

连环画,也叫小人书,到清末和中华民国初年,随着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,连环画开始作为通俗读物出现。

连环画也算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了,这要放在20年以后,很多人都不知道连环画是什么。

中国的连环画,相当于未来的漫画,只不过都是一些小册子,小的跟手卡差不多,一页一张图,配上少量的文字讲述故事。

人物造型比较写意,在外行人眼中歪歪扭扭的不是很好看,可是在内行人眼中,那可都是宝贝。

许铭小时候看过西游记的连环画,就是从那个时候绘画启蒙,然后迷上猴子的。

……

摊主是个跟许铭差不多的年轻姑娘,皮肤有些粗糙,两个苹果肌又大又红,

气质很质朴,但是一双眼睛又黑又大又亮。

抬起头来看了一眼,彼此对上了信号。

“来几本书伐同志?”

许铭点点头,没有说话,将二八大杠停到旁边,蹲下身来开始淘书。

捡起一本【荷花三娘子】翻看起来,

啧啧,荷花三娘子的绘制相当写意,一朵荷花遮住了整个身体,露出来一个脑袋,远处的山水景色氤氲成雾,荷花三娘子粉面桃腮,柳眉杏口,云鬓半偏,相当好看。

天津版聊斋从79年就开始因此发行全套59本,有60开和64开两种,现在这本是60开的。

由于各本之间发行量差异极大,发行时间长,发行本数多,使得这套书收集难度极大。

也是很多连友收藏目标。

有些遗憾的是,在这里看不到《聊斋全图》,不然收藏价值更高。

《聊斋全图》全套有90册,但现今仅存23册,而且还都散落在世界各处。其中,有17册藏在奥地利国家图书馆,1册在瑞士日内瓦马丁博德默基金图书馆,另外5册都在不同的拍卖会上现身过。

奥地利国家图书馆中的17册在网上就可以搜到,之所以这些中国的东西都跑到国外去了,原因大家也能猜得出。

奥地利所藏的一册中就夹有德文说明,表明该书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,被俄国军官维列察金抢夺到欧洲去的。

《聊斋全图》若以90册计算,能有上千幅图画,工程量不可谓庞大啊,所以它的绘制时期应该跨度挺大,大概在道光到光绪这段时间。

“全图”画里的场景很丰富完善,不仅故事描绘生动,它里面刻画出来的那些建筑、家具、摆设以及各种小物件,充满了清代晚期的生活感。

而跟它同样很有名的《聊斋图说》共有48册,第1、2册下落不明,据说在拍卖会上数次出现。

“图说”和上面的“全图”命运差不多,都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,被俄国军官掠夺走的。

“图说”算是流传有序,被掠夺后,先后转手到了海参崴的东方研究所、远东大学。

1958年,《聊斋图说》由原苏联对外文化联络委员归还给中国,直到现在一直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。

《聊斋图说》身上还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,说是这套图册是以前由红顶商人徐润召集画家高手绘制的,是给慈禧太后的六十岁寿礼。

这个说法是书画鉴定家吕长生在研究《聊斋图说》时提出的其中一种可能性,大概因为这里面有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套路,所以这个说法广为流传。但实际上,此说法缺乏可靠证据,并不能成为确证。

但你要说慈禧太后那个时候知不知道聊斋,那是知道的。她对聊斋怎么看,那慈禧表示很好看。

在1887年6月的《申报》上,有这样一则新闻:

【中海万善殿恭备皇太后颐养之所,刻已兴修将竣。各处甬路悉以三合土为底,上面以小石子铺成各色花物。寝宫墙垣则悉用细砖砌成,雕刻花草昆虫、飞禽走兽。栏杆上安置玻璃灯,灯上皆绘聊斋志异图云。】

说慈禧在中海的万善殿上,绘有《聊斋志异》的图画,可见她对聊斋的喜爱。

而这个事情看似也为“图说是寿礼”说法添加辅证,不过这只是假设,

按照许铭的想法,如果慈禧真的获得过这样一套精美的画册,为何连一枚鉴藏印记都没留下呢?

要知道,她同样喜爱的《红楼梦》,也曾绘制过壁画,还在书中留下许多朱批。

而且徐润为自己写过《徐愚斋自叙年谱》,记录自己丰富而跌宕起伏的一生,若是真有献礼一事,应该是值得书写的大事才对,但他却只字未提。

所以徐润给慈禧献礼这个说法,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就此确认。

这两套同为在动荡年代外流出海外的聊斋,各有千秋,但都同样的篇幅宏大、描绘精细,可称之为艺术珍品。

……

中国古代怪力乱神的故事倒是不少,但画家留下的图画确实不多,几乎都是明清之后才有部分流传,比如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画家罗聘,就以《鬼趣图》扬名。

看这样的画很有意思,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古人心中的鬼怪模样。

聊斋相关的图画其实说起来年代也不是特别久远,不过毕竟是个大IP,而且这种题材的确实很少有能留下如此数量的实物,这就显得弥足珍贵了。

看许铭看得津津有味的模样,摊主小姑娘立马警惕起来,“同志,侬要买伐?不买勿要乱看嘎。”

摊主曾经也是个实在人,可是后来遇到不少人上来询问,

说好的只看两页的,结果看着看着就把一本连环画给翻完了,然后不买直接走人的情况。

后来才发现,人都是这个德行,

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,这个世界上总会遇到一些人,他们给你一点教训,教会你成长。

所以最多给你看两页,再多就有些受不了了。

……

“买的买的,我要买的。”许铭赶紧道,“这本多少钱啊?”

“三郭。”

三角,上海话的角念guo,也就是三毛钱的意思。

“买了,还有这几本我都买了。”

许铭指了指《阿绣》《粉蝶》《细柳》

见许铭出手【阔绰大气】,小姑娘先是一愣,继而眼睛跟着亮了起来。

“同志,看侬是个行家呢,要勿要看看其他的?”摊主姐姐压低了声音,而且神情紧张地四处观望了一番。

有一种做贼的感觉。

“其他的?”

“嗯。”

话音未落,只见摊主打开旁边的绿色军包,从里面拎出一本书,也不多,就是封面一角,隐约能看到【金瓶】两个字。

……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
开启瀑布流阅读